close

現在我們根據他們的特點,把這六對貨幣分類。

首先是商品貨幣,澳元和加元是典型的商品貨幣。 商品貨幣的特徵主要有高 利率 、出口占據國民生產總值比例較高、某種重要的初級產品的主要生產和出口國、貨幣匯率與某種商品或者 黃金 價格同向變動。

澳大利亞在煤炭、鐵礦石、銅、鋁、羊毛等工業品和棉紡品的國際貿易中佔絕對優勢,因此這些商品價格的上漲,對於澳元的正面影響是很大的,另外,儘管澳洲不是黃金的重要生產和出口國,但是澳元和黃金價格正相關的特徵比較明顯,還有石油價格。 例如,近幾年來代表世界主要商品價格的國際商品期價指數一路攀升,特別是04年黃金,石油的價格大漲,一路推升了澳元的匯價。 此外,澳元是高息貨幣,美國方面利率前景和體現利率前景的國債收益率的變動對其影響較大。

加拿大是西方七國里最依賴出口的國家,其出口占其GDP的四成,而出口產品主要是農產品和海產品。 另外一方面,加元是,非常典型的美元集團貨幣(美元集團指的是那些同美國經濟具有十分密切關係的國家,這主要包括了同美國實行自由貿易區或者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以加拿大、拉美國家和澳洲為主要代表),其出口的80%是美國,與美國的經濟依存度極高。 [部分內容來自網路材料]

表現在匯率上,就是加元對主要貨幣和美圓對主要貨幣走勢基本一致,例如,歐元對加元和歐元對美圓在圖形上保持良好的同向性,只是在近年美圓普遍下跌中,此種聯繫才慢慢減弱。

另外,加拿大是西方七國里唯一一個石油出口的國家,因此石油價格的上漲對加元是大利好,使其在對日元的交叉盤中表現良好。

接著談談投機貨幣,英鎊和日圓都屬於投機貨幣。 英鎊是曾經的世界貨幣,目前則是最值錢的貨幣,因其對美元的匯率較高,因而每日的波動也較大,特別是其交易量遠遜歐元,因此其貨幣特性就體現為波動性較強,而倫敦做為最早的外匯交易中心,其交易員的技巧和經驗都是頂級的,而這些交易技巧在英鎊的走勢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因此,英鎊相對歐元來說,人為因素較多,特別是短線的波動,那些交易員對經驗較少的投資者的"欺騙"可謂"屢試不爽"。 因而,短線操作英鎊是考驗投資者功力的試金石,而那些經驗和技巧欠缺的投資者,對英鎊最好敬而遠之。

英鎊屬於歐系貨幣,與歐元聯繫緊密。 因英國與歐元區經濟政治密切相關,且英國為歐盟重要成員之一。 因此,歐盟方面的經濟政治變動,對英鎊的影響頗大。 例如,近期法國荷蘭的公投反對通過歐盟憲法,造成的政治動盪,歐元大幅下跌,就拖累了英鎊跟隨下跌。

此外,英國發現北海石油使其成為G7裡少數能石油自給的國家,油價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還利好英鎊,相對日圓,那英鎊對日圓的交叉就有較好的表現。
因為日本國內市場狹小,為出口導向型經濟,特別是近十餘年經濟衰退,出口成為國內經濟增長的救生稻草,因此,經常性地干預匯市,使日圓匯率不至於過強,保持出口產品競爭力成為日本習慣的外匯政策。 日本 央行 是世界上最經常乾預匯率的央行,且日本外匯儲備世界第一,干預匯市的能力較強,因此,對於匯市投資者來說,對日本央行的關注當然是必須的。 日本方面乾預匯市的手段主要是口頭乾預和直接入市。 因此,日本央行和財政部官員經常性的言論對日圓短線波動影響頗大,是短線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的,也是短線操作日圓的難點所在。

也正因為日本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聯繫,特別是與要貿易夥伴,如美國,中國,東南亞地區密切相關。 因此日圓匯率也較易受外界因素影響。 例如,中國經濟的增長對日本經濟的複蘇日益重要,因而中國方面經濟增長放緩的消息對日圓匯率的負面影響也愈來愈大。

日本雖是經濟大國,但卻是政治傀儡,可以說是美國的小伙計,唯美國馬首是瞻。 因此,從匯率政策上來說,基本上需要符合美國方面的意願和利益。 如1985年的"廣場協議"正是政治上軟弱,受制於人的結果。 因此,上面所提到的干預匯率,也只能是在美國人"限定"的框架內折騰了。

石油價格的上漲對日圓是負面的,雖然日本對石油的以來日益減少,但心理上依舊。

避險貨幣。 瑞士是傳統的中立國,瑞士法郎也是傳統的避險貨幣,政治動盪期,能吸引避險資金流入,另外,瑞士憲法曾規定,每一瑞士法郎必須有40%的 黃金 儲備 支撐 ,雖然這一規定已經失效,但瑞士法郎同黃金價格仍具有一定心理上的聯繫。 黃金價格的上漲,能帶動瑞郎一定程度的上漲。

瑞士是一小國,因此,決定瑞郎匯率的,更多的是外部因素,主要的是美元的匯率,另外,因其也屬於歐系貨幣,因此,平時基本上跟隨歐元的走勢。

瑞士法郎貨幣量小,在特殊時期,特別是政治動盪引發對其大量的需求時,能很快推升其匯率,且容易使其幣值高估。

另外由於美國擁有全球最強大軍事力量,處在歐亞大陸之外,所以當歐洲大陸的邊緣和中心受到政治動盪和軍事紛爭困擾時,美國是很好的資金避險港,所以美圓有時也充當避險貨幣的角色,但要同時要考慮美國對這些政治動盪和軍事紛爭的程度和控制能力。

現在談談歐系貨幣。 歐系貨幣。 歐元占美元指數的權重為57.6%,比重最大,因此,歐元基本上可以看做美圓的對手貨幣,投資者可參照歐元來判斷美圓強弱。 歐元的比重也體現在其貨幣特性和走勢上,因為比重和交易量大,歐元是主要非美幣種裡最為穩健的貨幣,如同股票市場裡的大盤股,常常帶動歐系貨幣和其他非美貨幣,起著領頭羊的作用因此,新手入市,選擇歐元做為主要操作幣種,頗為有利。

同時,因為歐元面市僅數年,歷史走勢頗為符合技術分析,且走勢平穩,交易量大,不易被操縱,人為因素較少,因此,僅從技術分析角度而言,對其較長趨勢的把握更具有效性。 除一些特殊市場狀況和交易時段(如04年底,歐元在聖誕和元旦的節假日氣氛和交易清淡狀況下,對歷史新高做出突破,後續 行情 表明此為假突破,為部分市場主力出貨之狡猾手段),一般而言,對重要點位和趨勢線以及形態的突破,可靠性都是相對較強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z-fx  的頭像
    ez-fx

    Fx飛客思 ---- 一站式外匯交易訓練顧問

    ez-f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